(图片来源:摄图网)
作者|孙卫芝 来源|众恩咨询(ID:hopeintel)
那么,KPI真的过时了吗?非也!KPI不但不过时,而且正当盛年,大有用武之地。只是使用KPI的人,很多时候自己把KPI玩死了。工具再好,也得看使用的人,否则给你大炮,你也打不着鸟。
KPI的理论基础
想知道KPI在企业是怎么被玩死的,就得先了解下KPI的理论基础。
1897年,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研究中发现: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分配呈现一种不平衡的模式,80%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%的人手里,而80%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%。后人对他的这项发现命名为“二八法则”,也叫“帕累托法则”、“帕累托定律”等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后,一位美国工程师朱伦开始将“二八法则”广泛应用于日本企业实践,并有力推动了二战后日本工业的崛起。随着日本企业的强势崛起,“二八法则”也开始受到西方国家的重视。
那么,“二八法则”对管理者而言意味着什么呢?
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在经营管理中,应该把80%的时间花在20%的关键工作上,而不是事无巨细,眉毛胡子一把抓。
“二八法则”也就是KPI的理论基础。
具体来说,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,不管是组织、团队还是个人,80%的绩效产出取决于20%的关键行为,抓住了20%的关键指标,也就抓住了主体。
对KPI的理论基础有了解后,就知道企业实施KPI的首要目的就是要通过KPI来牵引组织全员把努力聚焦在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上。
然而,在企业绩效管理的实践中,很多企业就违背了KPI的理论基础。这也就是KPI很普遍的一种死法。
KPI的四种死法
什么是KPI?KPI是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,关键绩效指标。Indicator是指标,每一个组织,都可以有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指标。但是这么多指标中,并不是每一个指标都是关于绩效的,我们把关于绩效的指标挑选出来,就是Performance Indicator。同样,也不是每个Performance Indicator都是关键的,我们把关键的Performance Indicator找出来就是KPI。
就像我们平常去医院血常规检查,检查单上起码有二三十种指标,但医生主要看的是红细胞、血红蛋白含量、血小板、白细胞这几个指标,这就是血常规的关键性指标。
我们在咨询的实践中,发现不少企业有“既要”、“又要”、“也要”、“还要”的思想。比如上到总经理,下到车间员工,考核指标多达十几项甚至二十余项,追求面面俱到,还生怕漏了哪个。这就是典型的把KPI变成了PI,KPI不再K了,也就把KPI给玩死了。
因为考核指标多,指标权重就过于分散,有些指标的权重甚至低于5%。如果一个指标的权重低于5%,那么已经说明这个指标在管理者心目中就不是关键指标了,那为何还要放入KPI考核呢?这也就是很多老板说公司业绩不好,但是大家的考核分数还挺高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因为指标太多,真正的KPI权重被分散,不但没能抓住K,反而让不痛不痒的其他PI大行其道。
一般来说,企业的绩效指标可以分为考核指标、监控指标和高压线指标(也称红线指标)。
考核指标里面重点就是KPI和GS(Goal setting 工作目标设定)。
KPI相对一般的PI更具有战略意义,因为KPI是对公司及组织运作过程中关键成功要素的提炼和归纳,是承接战略的重要载体。
那什么样的PI适合作为KPI呢?我们认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的PI,建议选之作为KPI。
第一个特征是突破性。
我们经常说干0-1的事就是这种突破性指标。突破型指标一旦达成,就会给公司或者组织带来突破性地影响和贡献。
第二个特征就是改善性。
指有较大提升和改善空间的“拔高指标”。改善型指标虽然带不来突破性贡献,但是如果从80分提高到90分,也能给组织带来明显的绩效提升。
第三个特征就是引领性。
指那些和达成最终目标关系最为紧密的关键要素。如果引领型指标达成目标,基本就可以预告最终目标的达成。
比如说减肥20公斤是最终目标,这个是滞后性指标。这个时候,我们就需要找到如何达成减肥20公斤的引领型指标。如何找到呢?就要对实现目标的流程进行分解。通过分解,我们发现“每周有氧运动时间≥8小时”、“每周不吃晚饭的次数≥3次”这两个指标基本可以预告最终的减肥成果,而且具有可控性。那么,这两个指标自然就可以作为引领型的KPI。
再来看考核指标里面的GS,GS是对一些相对长期性、过程性和难以量化的关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,即对过程绩效的评价方法。GS设定能弥补KPI所不能反映的方面,所以两者往往一起出现,相互配合。
说完了考核指标,那监控指标又是什么呢?一般来说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的指标,可以作为监控指标。第一,目前还说不清楚这个指标对公司到底有多重要,但是感觉挺重要;第二,找不到指标的目标值基线,以前没有历史数据,同行对标也有困难,不知道该怎么给它定目标。监控指标不用来考核,可以先持续跟踪一段时间。
还有就是高压线指标,这也是公司的红线指标。这种事不常发生,但一旦发生就会对公司声誉或效益产生重大影响。比如重大安全事故、重大质量事故、重大公关事故等。这种指标不占考核权重,直接用扣减分的方式处理。
我们在绩效管理过程中,KPI要尽量精简,一般建议3-6项就行了,每个KPI最低权重不要低于10%。如果低于10%,要不提升权重,要不重新审视到底是不是KPI,不是就直接拿掉,不要在连10%的权重都舍不得给的指标上反复纠结。
KPI的第一种死法,我称之为“出师未捷身先死”。也就是绩效管理的征途才刚出发,基本就宣告夭折了。
反过来,当目标往下分解时,很多管理者就习惯层层加码。如果公司给自己定1000万的目标,那分解到下属团队时,就变成了1200万,再往下分时,可能到了1400万。没办法,谁叫“法乎其上,得乎其中;法乎其中,仅得其下”呢?
殊不知,这种层层加码的做法,对实现目标百害而无一利。
本来公司给的KPI就具有挑战性,作为团队的领头羊都觉得完成有压力。现在倒好,分解下去的KPI,挑战坡度层层陡增,作为下属,又怎能扛得住这种压力。扛不住的时候,就容易躺平,反正实现不了,不如得过且过。
这种层层加码的做法,也极大地伤害了组织的信任文化。我们期待团队的领头羊喊出:兄弟们,跟我冲!而不是喊出:兄弟们,给我冲!一字之差,却是天壤之别。
层层加码,只能体现管理者的懒政、无能,也会导致资源的错配和浪费。所以,KPI一定要层层分解,而不能层层加码,否则KPI到此也就夭折了。
很多企业选择的KPI很合理,指标的权重设置也很科学,不过目标定得有点高,得努力跳一跳才够得着。
我们经常会说,目标是一种预测,没有人敢说预测一定是合理的。目标是公司的战略意志、战略决心和战略选择,高一点也没关系,管理者不要和公司去讨论目标的合理性。
但是我们也常说,实现目标的路径和行动必须合理,要实现目标就得有匹配的资源和预算。如果预算和资源没有和KPI目标对齐,就很容易成了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,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《华为基本法》第23条明确规定:
该条规定充分显示了华为“压强原则”的内涵,即企业要想实现KPI目标,必须考虑预算与资源配置够不够以及预算与资源投放对不对的问题。只有预算和资源同KPI目标对齐了,并在战略成功关键要点上压强、集中配置资源,KPI才会在达成目标的康庄大道上奔跑。
随着OKR的横空出世,让用不好KPI的老板和管理者异常兴奋。找到了新的绩效管理神器能不兴奋吗?好像一旦公司推行了OKR,企业绩效管理的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了。
事实真的如此吗?很残酷,国内用好OKR这件神器的公司没有几家。OKR本质上也不是绩效考核的工具,而是一个目标管理的工具。
目前,有不少企业在公司同时推行KPI和OKR。最近我们就遇到两家咨询客户,公司都对同一群体同时使用了KPI和OKR两种工具。他们先制定公司的OKR,然后往下分解到部门和个人,KPI则在KR里面挑选,只是目标定低一点。这层层分解的逻辑,是OKR的特征吗?显然不是。和KPI的分解逻辑也差异吗?也没有。
网上流传OKR有很多KPI不具备的优点,比如说OKR是全公司透明的、大家目标可以对齐、强调自下而上共同制定目标等等。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,很多OKR所谓的优点其实不是KPI不具备,而是使用KPI的人没用好。比如KPI难道就不能公开、不能透明吗?KPI难道就不能实现上下左右对齐吗?KPI难道就不能有指标是自下而上制定的吗?KPI难道就不能由上下级共同沟通制定吗?
有的企业一会KPI,一会OKR,一会又是KPI+OKR,这只能不断折腾员工,徒增管理内耗而已。如果连KPI都用不好,更加不用说用好OKR了。
再说,国内大部分企业其实也根本不具备使用OKR的条件。因为OKR特别强调目标的挑战性、不确定性和自下而上的主动性。这就要求企业有特别牛的人,有创新的项目,有特别开放包容的文化。很遗憾,国内大部分企业都不具备。
首先是没有足够多的牛人,很多员工都只能刚够着任职资格要求,指望这些员工完成比较牛的目标,基本不可能,能完成KPI就不错了。
其次,国内很多企业缺少创新,各种项目和工作面对的不确定性还相对不那么多。
第三,国内大部分企业尚盛行管理与控制文化,不够开放,缺少包容,员工基本没有太多自主的权利。
所以,如果你们公司有够多的牛人,有需要创新的、不确定性大的项目,有足够开放包容的文化,那么可以在做这些项目的牛人群体中试一下OKR。否则,还是先老老实实把KPI做好了。
回归现实,KPI仍然是大部分企业最适用的绩效管理工具。用得好不好,不是工具的问题,要看使用工具的人。
最后再提醒下,别把KPI玩死了!
编者按: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众恩咨询(ID:hopeintel),作者:孙卫芝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奥鸟视频-全球短视频资讯平台 » 被玩死的KP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