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05电影网专稿 于近期上映的DC老牌超级英雄电影《新蝙蝠侠》,这部在欧美市场表现不错的影片,国内票房不尽如人意,上映一周,国内票房仅突破9000万元,口碑两极分化,喜欢本片的观众会去影院二刷、三刷,影评人、媒体也发声叫好:“《新蝙蝠侠》不吃爆米花。”不喜欢者则吐槽本片过于平淡,缺乏激情:“非要把超级英雄当文艺片拍,就是一场灾难。”
面对如此声音,《今日影评》特邀影评人沙丹,与观众分析电影《新蝙蝠侠》给我们呈现了怎样的蝙蝠侠形象、讲述了怎样的哥谭侦探故事,为何口碑差别巨大?
电影《新蝙蝠侠》具有浓烈的黑暗影调设计和写实风格。影评人沙丹评论本片:“如果让我做一个概括,它像是DC世界中的《教父》式电影,影片基调属于非常黑暗。”主持人瑶淼补充:“导演还写信给影院经理、放映员,嘱咐一定要调亮参数。”
本片摄影师格雷格·弗莱瑟曾担任电影《沙丘》摄影,电影当中有非常多的暗光设计让人联想到经典影片《教父》,包括大量出现的交易、政治、黑帮等元素,城市的凋敝,人心的困顿,这些情绪不断在电影里体现,观影体验自然不轻松。
电影里固然有一些追逐、打斗的商业戏码,但整体而言,本片还是希望通过黑暗的影调调动观众思考,对于喜欢看爆米花电影、简单剧情电影的观众来说,本片并不友好。
“科幻”不再是《蝙蝠侠》系列电影的标签,取而代之的是“犯罪”。现在的《蝙蝠侠》系列电影更像是与当前世界相连、关乎人类命运的一个作品,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属性,是超级英雄系列中的写实作品。
沙丹提到:“电影中破败的城市,压抑的雨夜,是人心影像的外化,也是非常重要的刻画主人公性格方式。《新蝙蝠侠》跟过去的漫威爆米花式科幻电影不太一样。”
不少观众反映电影里蝙蝠侠的形象缺乏激情,这跟电影人物的设计相关。本片里蝙蝠侠其实更凡人化、无力化,无论罗伯特·帕丁森以真面目示人时,还是披上蝙蝠侠外衣,都没有以往高富帅、闪闪发光的感觉,他实际就和这个颓败当中正在期待被重建的城市一样,与之同呼吸共命运,他甚至就是城市当中同样平凡、无力的一份子。自然而然,在整个175分钟的观影过程中,观众无法获得简单的快乐,也是因为电影想让观众感受那个世界扑面而来的忧郁和无奈。
电影中反复提到父辈的罪恶,原生家庭的影响,也使得蝙蝠侠在寻觅破案的路上备受心魔困扰,这种对“父辈心结”的放大,能映射出蝙蝠侠内心的矛盾。电影当中探讨着一个重要主题,就是蝙蝠侠为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。不同于以往的商业片里的二元对立,以往蝙蝠侠电影里有一个非常清晰强大的反派作为支撑,而本作除了对付反派,蝙蝠侠另一个重要的事情是克服、战胜自己的心魔,这个心魔跟他的父亲有直接关系。
父亲在儿子的内心当中一般来说都是伟大的,尤其作为哥谭市中两大重要的家族之一,而那个形象曾经已经被盖棺定论了,父亲死于罪恶,那么罪恶从何处来?电影里给出了答案,就是他父亲曾经做过的错事。在电影当中,他看到父亲的另一面,这一面使得这个高大的父亲形象在内心深处崩塌,现实的问题和内心的困顿,使得他内心正邪对立的问题变得非常混沌。
沙丹分析说:“诺兰的蝙蝠侠叫‘黑暗骑士’,他要去拯救城市,同时不能见光,他在电影中处于一个灰色地带。但是《新蝙蝠侠》不一样,电影用一次一次的推理、找寻记忆,而这个记忆又是谜语人给他设计的一个个陷阱,更重要的是直视自己基因带来的罪恶。当父权制这样一种机制,在电影中被崩塌的一瞬间,他也把自己放下、解脱了。”
瑶淼补充:“这和以前不同,他不是正邪的二元对立,而是更大的心魔来自于自身。”
谜语人被抓之后,电影还有四分之一的片长是关于大洪水,沙丹分析说:“解决了一个人,这个城市凋败的问题就解决了吗?解决不了。所以电影的后面,还有非常长的戏份告诉你,如何去自救。”
当这场大洪水把整个城市淹没之后,城市怎么重建?电影最后给出了一个相对光明的结尾,蝙蝠侠高举火光引领大家相互救助,大家手拉手,一个人把另外一个人从水里给拉出来,趟水走出去,重新去建设哥谭。这个时候高科技的外衣不重要,超级英雄的形象也不重要,重要的是选择,他选择相信、留在这个城市。
当蝙蝠灯再次出现在城市霓虹交错的夜空时,人物内心的与城市同命运共呼吸的责任感,也浮现眼前。相信目前身处困境和困难的观众,看到这一幕的时候,也能激发自己内心的希望和勇气,一起去面对眼前的一切,拨开云雾,共筑美好。